您的位置:首页 > 爱游戏官网体育彩票

李建春:闲聊“新旧韵之争”有比无好

时间: 2024-08-05 13:06:48 |   作者: 爱游戏官网体育彩票

  李建春:中华诗词学会诗教部副主任、中国国家画院沈鹏创研班成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荣宝斋沈鹏诗书研究院理事、中国大众文化学会文艺人才专家评委、北京市机关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等。获第三届中国书法兰亭奖艺术奖、获“2011中国书法十大年度人物”、获2015“北京市职工艺术家称号”。中华书局出版《诗以言志》(与沈鹏先生合著)、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李建春书法论文集》、荣宝斋出版社出版《荣宝斋书谱古代部分毛公鼎》等著作。

  一是《六月望夜济宁登太白楼邀太白》,诗曰:“屡屡阳关入复出,天山来往已相熟。眼前许我登云路,梦里随君探桂窟。谈笑诗仙休放浪,追陪月姊见清淑。今宵能饮银河水,归去人间诗不俗。”二是《参观开化金星村》,诗云:“金溪堤畔走,入眼起咨嗟。村外新公路,家中小轿车。门宽秋色涌,墙矮野花遮。为使镜头富,行行日已斜。”两首诗,前者用新韵《中华通韵》写怀古,梦随诗仙李白遨游于天宫,唯美浪漫;后者用旧韵“平水韵”写当代,一幅新时代农村美丽画面,令人神往。前者乃“新韵弹古曲”,后者谓“旧瓶装新酒”。而两首风格迥异且“用韵”不同的作品,出自一人之手,他就是新疆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星汉先生。

  我与星汉先生几次同行采风,很聊得来。我曾调侃其“用韵”上的“两面派”。星汉先生不语,只是微微一笑。上述两首诗能得出一条结论:无论新韵旧韵,作品写好是硬道理。昨天(7月28日)我在《云帆》微信平台看到星汉先生所写《我参与〈中华通韵〉研制的全过程》一文,今天又在微信里交流了一番,因而,我蹭星汉先生话题热度,对“新旧韵之争”谈点粗浅认识。

  我的认知世界里,始终遵循着艺术是相通的这一通理。许多艺术门类都能印证了“单极”发展的缺陷。中华优秀文化精髓《易经》中揭示的“太极”原理,阴阳、刚柔、虚实等等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作为解答一些认识问题,是最好的钥匙。当然它更符合《中庸》思想中的“执中”观点。故此,在“新韵”与“旧韵”的认知上,不可走极端,或非左即右,要学会吸纳与包容。

  现代京剧《白毛女》《沙家滨》《智取威虎山》是“古为今用”的典范;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白毛女》《大红灯笼高高挂》是“洋为中用”的典型。马克思是德国人,马克思理论成为指引中国人民前进的灯塔。佛教来自印度,一千多年来,佛教对中国的哲学思想、‌宗教信仰、‌文化艺术等有着深远影响。因此,作为人类的共同文明成果,‌民族的是世界的,世界的是人类共有的。“借鸡下蛋”“借船出海”“借花献佛”之“三借”不失为传承与借鉴的概括。但要学会兼收并蓄,随机应变。“用韵”亦然,无论那种,只是手段、途径,关键在应事而变,合理取舍,找到符合自己的创作途径。我个人体会,作诗如同书法,“选韵”如同“选帖”,选对自己最合适的,不怕别人“指手画脚”;“选韵”亦如适龄男子“择偶”,如有主见,又有明确的审美追求,选“林黛玉”这款,选“薛宝钗”那款,只要心仪均可。若无主见,则可听“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前提是父母眼光好,媒妁心眼正。因此,在用“用韵”上,无须刻意苟同。更无必要“对骂”,开诚布公的辩论是值得提倡的。

  前不久,一位诗友写了两首七律,第一首用《中华通韵》,第二首用“平水韵”,他没有标注。一位写《中华通韵》的诗友说,后一首出律了;另一位写“平水韵”的诗友说,前一首简单了。两位诗友争执的不可开交。在一旁的另外一位诗友则显得安静,自言自语地说,第一首《中华通韵》写的轻松有趣;后一首“平水韵”写稳健古朴。三位诗友可谓诗词文化生态认知上的“缩影”,基本上代表了三个不同层面的认知倾向。由此联想到“盲人摸象”,不是盲人无知,而是他所处角度、位置受限。又如登山看景,山脚下、半山腰与山巅,不在一个层次上,眼界肯定有差异。现在,有人把诗大致分为“专业体”和“老干体”两类。这引申我想到“芭蕾舞”与“广场舞”两种不同的美感。一个叫“雅”,在剧场里体验着殿堂高贵的高雅之美;一个名“俗”,在广场感受着自由轻松的通俗之美。用哲学观点对两者比较,在整体间空中“雅”与“俗”共同构建了审美“太极”的两仪。也许,舞台上的“著名演员”未必有广场上的“中国大妈”更潇洒;剧场里的看客未必有广场上的观众更愉悦。美的享受,每个层面都是独特的。尤其所谓写“专业体”的,不要简单地取笑“老干体”。李清照曾批评过苏东坡“不协音律”,论其词“俗”。然而“关西大汉,执铁板,唱‘大江东去’”却催生了词苑豪放派的诞生。一派婉约,一派豪放,共同构筑了宋词之美的两极。

  “新旧韵之争”中的“新”与“旧”是诗歌文学史上永恒的辩论话题。在唐代杜甫也“争辩”过。杜甫《戏为六绝句》主旨观点就是围绕“新”与“旧”展开。提出的核心审美思想就是“不薄今人爱古人,清词丽句必为邻。”元代以发“情为何物”千古之问的元好问,《论诗三十首》直接拿南北朝“山水诗派”鼻祖谢灵运与北宋文学家“苏门六君子”之一的陈师道作比较,颇耐人寻味。诗曰:”池塘春草谢家春,万古千秋五字新。传语闭门陈正字,可怜无补费精神!”前两句以“池塘春草”四字,生动地再现谢灵运诗美的境界,尤其赞美他的五言诗,千秋万代永存新意。后两句则尖锐批评陈师道只知“泥古守旧”,闭门觅句。诗人借用黄庭坚、王安石的诗句风趣地说:传我的话,告知陈正字(秘书省正字),他太可怜了,闭门苦吟,不仅弥补不了他的贫乏,还白白浪费精力。

  事实上,关于谢灵运与陶渊明之诗名,其接受历程,颉颃当中还存易位,尤其宋代正是变之关捩。陶诗更宜宋型文化之孳茂,谢灵运在宋代降至次要位置成了必然。宋人“抑谢扬陶”均发端于“自然”维度之解读:谢灵运修睦“才性”与“辞巧”,陶渊明融通“平淡”与“辞达”,追求“自然”致谢落陶起,这是宋代“世情变文”规律的昭显。然而,经典终归经典,时至今日,两位先生仍然是屹立于中华诗歌高峰上一座耀眼的“双子塔”。

  清代诗人赵翼《论诗(五首)》云:“李杜诗篇万古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他在讲中华民族名人学士不计其数,江山永固,一代新人替旧人。多么地豪迈。从他的诗中能够准确的看出绝无贬低李杜的意思,但讲出了人才辈出的规律。

  追溯中国文化艺术发展史,辩论从来就没中断。近在眼前的“兰亭论辩”,成为二十世纪最重要的文化事件之一。1965年就“兰亭序”的真伪,高二适先生本着“论学为重,得失为轻”的指导思想,与位高权重的郭沫若先生展开学术争鸣。毛主席有胸怀,致信郭沫若“笔墨官司有比无好”。我真诚期待当下诗坛有更多论辩,并出现更多的“高二适”“王二适”“陈二适”。实践证明:“百家争鸣”与“百花齐放”自春秋战国兴起,已成为中华民族繁荣文学艺术的定海神针。

  旁观中西医之争,难分优劣,所谓“寸有所长”“尺有所短”,互相联系,互为补充。“新旧韵之争”有比无好。而有关“新韵注定传不下去”的传言,既可当笑话听,亦可作镜子照。如果心浮气躁,无论新韵旧韵都传不下去。至于作品传下去的话题,核心要旨是作品要接受历史的检阅,如金子的芳容要在长年累月的大浪淘沙后生辉。不过这件事都要交给后人来完成。但能确定地说,当代诗词作品在中国诗歌历史长卷上绝不会“缺位”,更不会“断代”。

  总之,对于使用“平水韵”或《中华通韵》,要尊重个人选择。国家作出的“双轨并行”方针极为明智。那种持“抑新扬旧”,或持“抑旧扬新”的心态,均不可取。

  《中华通韵》(语文出版社,2020年4月第一版)“前言”写到:“本规范起草单位:中华诗词学会。本规范起草人:郑欣淼、星汉、赵京战、李文朝、范诗银、罗辉、钱志熙、林峰、李葆国。”我参与了《中华通韵》研制的全过程,因此,自认为有资格为《中华通韵》说几句话。我经历了中华诗词学会《中华通韵》课题组的们,在研制过程中激烈的争论;我听到了中华诗词学会、江苏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三家新诗韵的研究者们在向教育部汇报时的慷慨陈辞;我看到了《中华通韵》课题组的们在教育部休息室,等待语言文字规范标准审定委员会投票结果的那种企盼通过的神情。

  2001年2月28日中华诗词学会会长扩大会议讨论通过的《21世纪初期中华诗词发展纲要》指出:“声韵改革,势在必行”。其后在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的推动下,经过中华诗词学会、高校有关研究者、全国广大诗友的共同努力,结果是:“本规范由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提出,由国家语委语言文字规范标准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2019年7月15日由教育部、国家语委会发布,2019年11月1日试行。”至此,《中华通韵》的研制,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诗韵改革的理由,在《中华通韵》发布前后,报刊、网略诸媒体发表文章多多,无须赘述。

  制订《中华通韵》定韵的依据是《汉语拼音方案》。我国《宪法》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汉语拼音方案》是在1958年2月由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批准作为正式方案推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2000年10月31日由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自2001年1月1日起施行。其中赫然写着“国家推广普通话”,“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以《汉语拼音方案》作为拼写和注音工具。”

  汉语拼音为每个汉字提供了标准读音。目前全国已有超过10亿人掌握了汉语拼音。《汉语拼音方案》在学习和教学、输入和搜索、标音和注音、地名和人名、国际交流诸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发挥了无可替代的非消极作用。 推行了60多年的《汉语拼音方案》是不可能改变的,所以研制新韵不可能另起炉灶。

  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于今。后来人不可能对前人留下来的东西全盘接受,总是要有继承、有扬弃、有发展。历朝历代,无不如此。

  “平水韵”和《中华通韵》是不同时代的“国标”。《中华通韵》的实施不会取代旧韵书,将在尊重个人选择,“知古倡今、双轨并行”的原则下,与当前使用的旧韵书并存。既然如此,使用“平水韵”的诗友们,似乎没理由反对《中华通韵》。

  《中华通韵》把“平水韵”的“韵目”扩展成“韵部”。在使用韵字时,选择范围也随之扩大,为作诗提供了方便,这是诗韵的“解放”!在研制《中华通韵》时,课题组的们,考虑到某些韵部使用时的不谐,提出了变通办法,也被教育部、国家语委会采纳。在发布《中华通韵》时,措辞为:“‘三鹅和‘四衣韵部的韵字,依据其韵母 e、ie、üe 和i、–i,在本韵部中分别排列。创作时,可通押,也可分押。”有些诗友,没有细读《中华通韵》发布的“创作时,可通押,也可分押”原文,没有体会“也可分押”的用意,就对“三鹅”和“四衣”这两个韵部提出批评,那是不应该的。

  我本人作诗用韵,颇为刻板,认为用韵一定要有所遵循。《中华通韵》发布之前,也就是我70岁之前,我一直用“平水韵”。我作律、绝,坚持用“平水韵”中的一个韵目押韵。为了今天依然听起来和谐,平水韵中的有些韵目,用普通话读来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韵母,我就分开使用。这样虽然“新旧皆合”,听起来好听,但是在同一个韵目中,韵脚用字选用相对就少,这就加大了作诗的难度。举个例子就如《参观开化金星村》:“金溪堤畔走,入眼起咨嗟。村外新公路,家中小轿车。门宽秋色涌,墙矮野花遮。为使镜头富,行行日已斜。”这首诗的韵脚都是平水韵“下平六麻”中的字。

  以前和现在,都有诗友对我提倡新韵、使用旧韵的“两面派”做法提出批评。我只能说:“习惯了!”我想,全国的诗友们,特别是老年诗友们,在诗韵使用的选择上,恐怕也有和我一样“习惯成自然”的情况。

  1)格律诗、词、散曲、对联,一次投稿不超过20首/副(诗:平水韵,词:词林正韵,曲,中原音韵,新韵和通韵需注明,但新旧韵不能混韵);辞赋、作品评论、诗歌理论,一次投稿不超过5篇。文责自负,拒绝一稿多投。投稿后32天内未刊发,可改投他处。

  2 )投稿格式:投稿注明“云帆诗友会个人专辑投稿”字样,稿件以邮箱粘贴+Word文档发送。五号宋体,居左排列。

  4)附文请附120字以内个人简介,生活照片1-3张。(照片以原图格式发送)

  ❶绝句、律诗:标题一行,作者署名另起一行,正文另起一行,居左排列,不空格,二句一行。示范如下:

  ❷古风、歌行:标题一行,作者署名另起一行,正文另起一行,居左排列,不空格,连排。示范:略;

  ❸词:标题一行,作者署名另起一行,正文另起一行,居左排列,不空格,按阕分行。示范如下:

  ❹曲:标题一行,作者署名另起一行,正文另起一行,居左排列,不空格,连排。示范如下:

  秋风萧瑟,残红飘落,藕肥子满残荷破。日如梭,月如梭,眼睁眼闭浮云过。料是来年花更多,红,还似火;人,不是我。

  ㈢诗,平水韵;词,词林正韵;曲,中原音韵。新韵和通韵需注明。同一首作品不能新旧韵混用。文责自负。谢绝一稿多投。

  熊东遨 熊盛元 杨逸明 李树喜 钟振振 周啸天 星汉 张海鸥 周燕婷 江岚 抱朴书生 方伟 丁欣 段维 林峰(中国香港)胡迎建 魏新河 陈仁德 邓世广 刘能英 南广勋 马建勋 周达 杨子怡 王玉明 凌泽欣 陈思明 吴硕贤 刘合张慧频 黄友富

  安全东 崔德煌 半隐庐 抱朴书生 宋善岭 萧雨涵 横道子 郎晓梅 崔杏花 唐颢宇

  点击“阅读原文”,云帆书店众多精品诗词曲著作,可一键下单,优惠购!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

上一篇:【48812】抖音刮起围裙潮流六月鲜诠释时髦新玩法

下一篇:【48812】300款半身裙样式图(超全样式规划)